產品概述:
長期以來,在毒品緝查工作中,排查嫌疑人員是否吸毒的常規檢驗方法有尿液、血液或者唾液檢驗,由于以上檢驗必須經歷在民警監督下取樣等諸多環節,往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及人力、物力,檢驗結果也容易受到干擾出現假陰性、假陽性等問題。再加之毒品品種繁多,需要逐一的用尿檢試紙排查,加大了尿檢試紙的使用量、增加了成本,并不適用于廣泛篩查。
此外,近年來部份吸毒人員采取特殊方法中和自己體內的毒品代謝,使常規尿檢失去作用,查輯人員只能采用氣相色普、氣質聯用等準確的檢測方法,用這些方法雖然準確,但檢測時間需要2-3天,且成本很高。
鑒于這些顯而易見的弊端和對吸毒人員檢測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公安部、科技部提出了“吸毒人員瞳孔快速檢測”技術研究課題,由昆明依利科特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公安廳禁毒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研制成功了“吸毒人員瞳孔快速檢測儀”。
瞳孔檢測儀的誕生:
技術原理于2004年通過中國科學院專家鑒定(科鑒字[2004]第025號),技術產品于2006年通過了公安部鑒定(公鑒字[2006]第021號)
本產品采用生物鑒別技術對吸毒人員的檢測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檢測方法,彌補了現有檢驗技術的缺陷,并且填補了我國吸毒人員毒品成癮程度及戒斷康復評價技術的空白。
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有發明專利“納洛酮滴眼液”,專利號ZL200510048617.1,證書號343898號,其它專利還在審查階段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吸毒人員瞳孔檢測系統[簡稱:SML]V3.0,登記號2008SR34919。
▲ 《吸毒人員瞳孔檢測鑒定儀》公安部鑒定會
吸毒人員瞳孔檢測儀”的發展:
2009年11月4日,公安部科信局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云南省公安廳禁毒局和昆明依利科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十一五”“吸毒人員瞳孔快速檢測技術研究”課題的驗收。
在“十一五”的研究成果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我們公司繼續承擔了公安部、科技部提出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任務——“吸毒人員瞳孔——腦電快速檢測技術與裝備研究”(編號:2011BAK04B04),并于2014年11月20日通過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課題較圓滿完成了立項批復的任務內容,該研究成果具有顯著的創新性,具有較大的應用的前景”,并要求盡快面對市場,形成生產力。
鑒于對“十二五”計劃的驗收成果,我公司經過不斷地研究和發展,針對檢測環境和具體檢測要求的不同,現已研發出第三代便攜式吸毒人員瞳孔快速檢測鑒定儀。新一代產品對吸毒人員的檢測準確率大幅提高,優于過國外同類產品,誤判率大幅降低。
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毒駕的危害,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中央電視臺新聞的專題報道,目前尚缺乏一種很好的廣泛篩查的手段,吸毒人員瞳孔檢測儀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同時我公司也在積極協助相關部門進行毒駕標準的制定工作。
產品外觀及參數:

1、應用于任何查緝現場,對吸毒人員進行篩查;
2、通過瞳孔檢測鑒定被測人員是否吸食毒品,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3、采用一體化設計,體積精巧、系統連接穩定;
4、通過圖像傳感器采集瞳孔信息,對信息進行處理,以曲線圖值來分析陰性、陽性和疑似吸毒;
5、設備配有WiFi連接、藍牙連接、USB2.0連接;
6、可與手機、平板和移動警務終端配套使用;
7、系統要求Android4.3以上版本,需同時開通藍牙和WIFI;
8、可對被測人員檔案進行記錄管理;
9、電源容量:聚合物鋰電池,3000mAh,3.7V;
10、 設備電源DC5V±10%,電池工作時間≥2h;
11、 工作溫度-20℃~40℃、工作濕度10%~70%;
12、 設備尺寸: 13.5cm×13cm×6.5cm。
產品特性:
◎ 不受食物、藥物的干擾
◎ 判別準確性高,超過國外同類產品
◎ 衛生、安全、操作簡單、應用范圍廣泛
◎ 實時同步分析、操作簡單,幾秒鐘內就可完成判別
◎ 一次檢測可檢測多種毒品;可隨機建立吸毒人員數據庫
◎ 無創檢測,不存在交叉感染,降低工作人員職業暴露風險
◎ 不需要專人跟隨取尿,保護被檢測人員隱私,檢測不受環境限制
◎ 檢測成本低,避免尿液定性檢測中的假陰性及被檢測者的對抗性
不同檢材用于濫用物質檢驗分析中的優缺點比較:
<< 返回首頁